當 380V 電壓僅為 340V(低于標準值約 10.5%)時,屬于嚴重欠壓情況,長期使用會導致三相電機(如水泵、機床、壓縮機)轉速下降、發熱過載甚至燒毀,還會影響變頻器、PLC 等精密設備的穩定運行,需按 “先排查原因,再針對性解決” 的邏輯處理,具體方案如下:
一、先明確電壓過低的核心原因
電壓偏低可能是 “外部電網問題” 或 “內部線路 / 設備問題”,需先區分責任方,避免盲目整改:
確認是否為電網公共端問題
查詢是否存在 “片區電網負荷過載、線路老化、變壓器容量不足” 等情況(如夏季工業用電高峰、農村灌溉旺季,常因電網容量不夠導致片區欠壓)。
若鄰居或同片區企業也存在電壓偏低,基本可判定為電網端問題,需由供電局負責擴容變壓器、更換粗線徑電纜等整改,如果急需解決可以配套一臺全自動補償式穩壓器。
排查內部線路與設備問題
若僅自家 / 企業電壓低,需檢查以下 3 點:
線路損耗過大:380V 線路過長(如工廠車間到配電箱距離超 100 米)、線徑過細(如實際需 6mm2 銅線,卻用了 4mm2),電流流過時產生 “線損壓降”,負載越大電壓越低。可通過萬用表實測 “配電箱輸入端” 和 “設備接線端” 的電壓,若兩者差值超過 5V,大概率是線路問題。
三相負載嚴重不平衡:380V 是三相四線制,若某一相負載過重(如僅 A 相接了多臺大功率設備,B、C 相負載極少),會導致 “三相電壓偏移”,重載相電壓大幅降低。可通過鉗形表測三相電流,若三相電流差值超過 20%,需重新分配負載(如將部分設備移至輕載相)。
二、針對性解決:3 類場景的落地方案
根據排查結果,選擇適配的解決方式,優先保障 “設備安全” 和 “供電穩定性”:
場景 1:電網端問題(供電局責任)
短期過渡:若供電局整改需要時間(如變壓器擴容需 1-2 個月),可臨時加裝 “三相全自動穩壓器”(功率需匹配總負載,如車間總功率 50kW,選 80kVA 穩壓器),實時補償電壓至 380V±5% 的標準范圍,避免設備損壞。
場景 2:內部線路 / 負載問題(企業 / 用戶責任)
解決線路損耗:
縮短線路距離:將配電箱盡量靠近大功率設備(如機床、空壓機),減少電壓損耗。
更換粗線徑電纜:根據總電流計算適配線徑(如 50kW 負載的 380V 線路,電流約 100A,需選 25mm2 銅線,而非 16mm2),線徑越大,電阻越小,線損越低。
平衡三相負載:
重新分配設備接線:將大功率設備(如 10kW 以上的電機)均勻分配到 A、B、C 三相,確保每相電流差值≤10%(可通過配電箱內的三相電流表實時監控)。
加裝 “三相負載平衡器”:若負載頻繁變化(如生產線啟停導致電流波動),可自動調節三相電流分配,避免電壓偏移。
場景 3:內部配電設備故障
維修 / 更換故障設備:
加裝 “電壓監測保護裝置”:在配電箱內加裝過欠壓保護器,當電壓低于 360V(或自定義閾值)時自動斷電,避免設備在低電壓下長期運行,待電壓恢復后自動合閘。
三、注意事項:避免誤區,保障安全
不盲目使用 “升壓設備”:若未排查原因直接加裝升壓器,可能因線路過載引發火災(如線路線徑不足時,升壓會導致電流增大,線溫驟升);需先解決線路、負載問題,再用穩壓器補償。
選擇合規設備:購買穩壓器、增壓器時,功率需留 30%-50% 余量(如總負載 50kW,選 80kVA 穩壓器),避免滿載運行導致設備過熱。
專業操作優先:380V 屬于高壓電,線路改造、設備維修需由持 “高壓電工證” 的人員操作,禁止非專業人員帶電作業,避免觸電事故。
若自行排查后仍無法解決,或出現 “設備頻繁跳閘、電機異常發熱” 等情況,建議及時聯系專業電力工程公司(如當地有資質的配電服務商),進行全面的電力系統檢測,制定定制化整改方案,從根本上解決電壓偏低問題。